海口生态文创亮相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由海口市生态环境局选送的海口市生物多样性地图、荣山寮西秀百鱼地图、白海豚知识漫画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以其独特的海岛风情和生态理念,在展会上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关注,成为展示海口生物多样性成果的生动名片。通过此次…
由海口市生态环境局选送的海口市生物多样性地图、荣山寮西秀百鱼地图、白海豚知识漫画明信片等文创产品,以其独特的海岛风情和生态理念,在展会上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关注,成为展示海口生物多样性成果的生动名片。通过此次…
协调生态保护目标与当地社区利益是全球自然保护地治理普遍面临的难题。生态保护政策往往限制当地社区自然资源利用,在缺乏可持续替代生计和有效社区治理背景下,自然保护地与当地社区矛盾突出。当前,全球层面自然保护地治理结构不健全,以及当地社区的参与不足、决策权缺失和利益
经过漫长的南下迁徙,数百万只帝王蝶齐聚埃尔罗萨里奥保护区(El Rosario Sanctuary)的高海拔冷杉林。这里是墨西哥米却肯州帝王蝶生物圈保护区的一部分。| 国家地理图片集
文章在简要介绍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保护区在过去70年的科研体系建设与研究进展,包括早期生态调查和生物多样性监测、中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近期综合研究等3个阶段的进展,分析了科学研究支撑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实施载体,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协调生态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文章基于《2015—2025年人与生物圈计划战略》提出的4项战略目标,通过系统分析全球典型保护区的创新实践,揭示了生物圈保护区可
跨境保护是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对维持生态连通性,实现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经西双版纳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发起和推动,在中国和老挝两国政府的支持下,2012年在中-老边境上建成了长约220公里、面积20万公顷的连片式跨境保护区域,
自然保护地大社区是以国家政策为主导,以具体保护地为核心平台,整合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及社会多层次资源,统筹推进区域自然生态保护、社区生计和社会协同发展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创新形式。自然保护地大社区建设为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自然保护融入社区
“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核心在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了MAB对中国及全球保护地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分析了MAB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益借鉴,以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对MAB理念本地化实施的保障作用,并就未来协同助力全球生物
9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召开,大会主题为“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这也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这是一场关于如何与自然共存的探索。从大熊猫的家到梅花鹿的窝,从珠穆朗玛峰到热带雨林,中国正在用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编
近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举办。该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体系内覆盖面最广、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会议,这是该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也是首次在欧洲和美洲以外的区域举办。
9月29日,英国北德文郡生物圈保护区首席执行官Andy Bell与瑞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协调员Johanna Mactaggart等一行人到访南京。2023 年,英国北德文郡生物圈保护区作为共同发起方,参与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项目 “中国南京
9 月 22 日至 26 日,首次落地亚洲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举办,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近 4000 名嘉宾参会,围绕 “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 主题探讨绿色发展路径。
经过50多年的发展,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学科研究、技术创新、知识共享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作为MAB的积极参与者,在国家网络建设、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申报与评估、国际合作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25年9月22—25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领域地域覆盖面最广、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会议。这是大会
9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成功举行。此盛会吸引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名代表参加。除主会场外,还有9个平行边会和16个平行论坛十分吸引参会者,共同探讨“人与生物圈计划”理念落地,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近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举办。这是十年一届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大会在展示我国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成就的同时,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作为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本届大会规格高、规模大、代表性广、成果丰硕。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嘉宾和代表深入研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在内蒙古中部的广袤土地上,大青山如一道绿色脊梁,横亘于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守护着一方生态安全,承载着文化记忆。近年来,这片土地上生态保护成效显著,麋鹿、普氏野马等珍稀物种在此繁衍生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展开。2025年9月27日,大青山国家级自
金秋九月,宜丰收。22日至25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以下简称“杭博”)举办。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2025年9月27日,于浙江杭州临安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传来喜讯: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周至保护区”)的加入申请经大会审议并全票通过,正式